就在前不久,一件热门事件迅速抓住了大量网友的眼球。不是大地震、火山喷发,也不是科研成果的突破性进展,而是一只猫的死讯。它叫楼楼,因为可爱和表情包而出名。如果再追究之前的热搜榜,尽是明星公布恋情、离婚、香蕉加枣一起吃,等等。与它们相比,另一件本更该受到关注的事件却无人问津:袁隆平让海水可以种稻。
对此,有些人看不下去了。难道真如库克所说,世人要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了么?
非然也。这并不是价值观的畸形,而是新的价值观的建立;并不是同情心的淡漠,而是同情对象的转变。我们正在越来越关注个体的价值,和对自我的发掘。
反映在另一件事上,是奥运观众对于游泳小将傅园慧的态度。“我对我现在的成绩很满意了”、“我训练很辛苦”,当然,还有最著名的那句“我已经使用了洪荒之力啦”,俏皮又可爱。她的粉丝数像火箭升空一样上涨。在她之前,没有人敢满意于现在的成绩,因为这是“自高自傲,不思进取”;没有人敢对训练有半句抱怨,因为这是“吃不了苦,娇生惯养”;没有人敢用时尚新奇的比喻。因为这是“不专注于训练、心不静”。刘翔退赛、女排错失冠军,哪一个不是骂声一片?而在今天,我们越来越关注运动员作为“人”的一面。越来越关注他们骄人成绩之外的可爱。越来越包容他们的“也许不够好”。因为失败是“人”之常情。这样的社会风气,也许不符合所谓“爱国”的价值观。但反而,它更有助于真正的体育强国的建设。
这种对于“人”的价值和同情。其实古已有之。追溯到老子、庄子(也许还有更早),他们的理想国就是人民都能“鼓腹而游,合哺而熙”,吃饱了就一起玩儿,这是对于人最本真的纯粹的愿望的实现。到了魏晋,风流名士更是数不胜数。最著名的子猷雪夜访戴,乘兴而去,尽兴而归,好不自在。不必要一定为了什么目的,自己能开心就足够了。他对与“自我”的关注,远胜于对世俗价值得关注。到了唐代的李白,更是把这种价值观和同情发展到了极致。他的风是“长风几万里”,他的宴饮是“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”。他洒脱不羁,最关注的还是自己内心的快乐。“五花马”、“千金裘”,这些世人看重的珍宝,不如他一壶美酒;“事权贵”是多么无上的荣誉,可要他“摧眉折腰”、“不得开心颜”,他就不做。这种对于世俗价值观和同情的质疑,对于自己的探求,构成了诗仙的`仙风道骨。只是到了近代,这种人性精神被严苛的科举制度和百年的国难压抑了,所有人都以家国天下为己任,如今对于“人”的重拾,反而显得奇怪了。
在国外,这种重视自我的价值观和自我中心的同情心,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,中断于中世纪,又在近代文艺复兴时重新兴起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变迁,这种人性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。
至于它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,我想是利大于弊的。从历史上看,对于人性极度压抑的时代,大多被冠以“黑暗”、“腐朽”等形容词,而在人性充分释放的时代,多是文明最辉煌的时候。这种对于自我的重视,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,每个个体都可以施展拳脚。而“自私自利”、“人情淡漠”等等看似会出现的灾难并不会出现。这是落后和人性不完全发展的状态,真正的结局是“从心所欲不逾距”。人不是机器,毕竟人类有任何电子智能无法比拟的感情。用儒家的看法,人心向善,那么恶受到人心的压制,就不会出现;用法家的看法,人心向恶,那么恶受到法的压制,因为人心如机械运算一样守“法”,恶同样也不会出现。
因此,人如果哪天真的如同人工智能一样“运算”,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。旧的价值观和同情心失去了之后,更好的、新的会取而代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