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,漫步在中山路街头。正逛得饶有兴致,天突然阴了。本以为是傍晚来临,可一看表,才下午4点多,看样子要下雨了。这不,雨“哗哗”地下了。不过,逛街的人们却似乎并不在意这突如其来的雨,依旧悠闲自得,我也是。我乐滋滋地望着身处的走廊,心想:嘿嘿,这房子还真好使;遮风蔽日的,挺管用!后来才晓得,原来这叫骑楼。
为什么叫骑楼?我也不明白。大概是住家骑在走廊上一样吧。一幢骑楼长了N只脚,有人形容它像马蹄;马蹄与店面间有一条宽约4米的走廊,厦门人叫它“五脚记”。这种坐落在马蹄似的柱子上的楼房就叫骑楼。
骑楼不光出现在旧城区一带,如今新建的许多大楼也建成了骑楼式的,这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骑楼的庇护。别处的骑楼群我们暂且不说,先看看中山路吧。沿街小店约10平方一间,大一点的约40几平方,乍一看上去一目了然。有的小店甚至仅仅是一小条宽不足一米的过道。漫步在骑楼下的人形形色色;有满头银丝的大爷、大妈;有背着书包要上学的学生;有卿卿我我的热恋情侣;有说说笑笑的兄弟姐妹……老人们看上去多么的悠闲,学生们看上去多么的轻松情侣们看上去多么的幸福,同胞们看上去多么的快乐……在我眼中,这是骑楼下独有的风景,是老城区独有的风景,是厦门岛独有的风景。
骑楼不但为人们遮风避雨,也造就了厦门人温和、自在的性情。许多外地人都说,厦门人缺乏竞争打拼的精神。我觉得应该是厦门人习惯了有骑楼这样的.保护神庇护着,只要有个安乐园,还需要打拼吗!骑楼下的人们对外面的风吹雨打或烈日当头是那样的无动于衷,正如厦门人在两岸局势紧张时,照样悠哉地泡茶聊天;各地群众载歌载舞庆“十六大”时,厦门人同样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。这难道不能说是骑楼让厦门人养成的“习惯”吗?
骑楼下的走廊没有北京王府井的宽阔,走廊里的人没有上海南京路的熙熙攘攘,骑楼内的店面没有广州的五花八门。就好比厦门人没有北京人的大气磅礴,没有上海人的精明能干,没有广州人的生猛鲜活,但却有他们所缺乏的温和文雅,难怪大家都说厦门是最温馨的城市。进京就像去朝圣,进沪就像做生意,进粤就像进超市,而到厦门就像回家。这就是厦门的独特之处,也是骑楼的魅力所在。
骑楼宛如母鸡的翅膀细心保护着厦门人,又如女娲娘娘,精心造就着温顺的厦门人。厦门因骑楼而显得舒适,厦门因骑楼更显温馨。